全國統一學習專線 8:30-21:00
來源: 上海燎原雙語學校 編輯:佚名
教育家**的特質是什么呢?孔子是舉世聞名的大教育家,他曾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嘗終日而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看來,好學、勤學、樂學是教育家的首要特征啊!“學而不厭”,這是教育家區別教書匠的**標志。下面上海燎原雙語學校就為大家分享一篇文章:普通教師與教育家只有三步之遙。可供大家閱讀。
認識你自己
教師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
“認識你自己!”——這是銘刻在希臘圣城德爾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希臘和后來的哲學家都喜歡引用它來規勸世人。可要認識自己又是何其難也!周國平先生說:“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每個人的天性中都蘊藏著大自然賦予的創造力。”“每個人在地球上都有一個最適宜自己的位置,最重要的是找到那個最適合自己的位置。”
我追求的教育是“心心相印,情智共生的情智教育”。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人”由一撇一捺組成,一撇上是“高尚的情感”,一捺上是“豐富的智慧”,這才是站立的大寫的“人”。
在當前唯知識化時代,唯科技化時代,唯電腦化時代,我們更應呼喚情感教育!因為唯有情感才是人的重要標志。有知無情,崇知乏情的人是不完整的人,是所謂的“半個人”,這樣的人是可怕的。同樣有知無智的人,是純應試的人,是缺乏創造的,也是要被時代淘汰的人。
今天的教育,追求的是“情智共生,有情有智”。我個人認為,培養的人才要能達到古今皆通、文理皆通、中西皆通、情智皆通的境界,才可謂真正的杰出。這是我們教育人的使命,更是教育家的重任!
我思故我在
教師要有自己的思想
法國科學家、思想家帕斯卡說:“思想形成人的偉大。”“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我們全部尊嚴就在于思想。”有一次,我和周德藩先生到南通去講學,周先生給我講了這么一個故事。
他說:“我有一次給教師講座,一開始我說,‘伸出你們的右手,摸一摸自己身體最上面的東西,那是什么?’老師們回答:‘是我的頭。’我接著發問:‘那是你的頭嗎?如果說是你的頭,請問你說過幾句屬于自己的話呢?請不要把自己的腦袋變成別人思想的跑馬場。’周先生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師要成為教育家,很重要的一個標志是有自己的思想,要成為教育的思考者。
不喜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是我的天性呢,還是后天在讀書中涵養成的,我就說不清楚了。我只記得這樣的性格陪伴了我幾十年。
學而時習之
老師應該讀哪些書?
**、要讀本專業的書。
專業是自己的立身之本,是自己的飯碗。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的專業特長,要想立足社會、立足當代是比較困難的。我是教小學語文的,我心中有一個信念:我做語文老師,一定要做比較好的語文老師!
因此,凡是語文教育上的好書籍,好文章,我盡量去學習,去揣摩,去實踐。像《葉圣陶語文教育文集》、《年輕的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李吉林情境教育》等語文教育大家的書籍我不止讀了一遍。有的經典的文章就是反復閱讀,反復體悟,取其精髓,化為己有。
第二、要讀大教育的書籍。
要想成為教育家,必然要有大的教育視野。“學愈博,思愈遠”,學問愈是博大,教育的視野就越發開闊、深遠。隨著自己水平的提升,我的讀書視野慢慢拓寬,中國教育家孔子、老子、孟子、朱子的著作納入我的鉆研范圍,外國教育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培根、盧梭成了我的好友。讀教育家的書籍把我帶到教育的頂峰,讓我豁然開朗,視界廣大。
第三、要讀哲學書籍。
周國平先生在《教育的七條箴言》中這樣說道:“何為教育?教育何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則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優秀頭腦對此進行了許多思考,發表了許多言論。我發現,關于教育中最中肯、最精彩的話往往出自哲學家之口。專門的教育家和教育學家,倘若不同時擁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說出的話便很容易局限于經驗,或拘泥于心理學的細節,顯得膚淺、瑣碎而平庸。”哲學是一切學問的學問。哲學教人愛智慧、教人明人生、教人察人性。哲學是心靈的學問,它能讓人活得灑脫,活得快樂,活得幸福,活得有價值。讀哲學,才能擁有真正意義的人生!
孫雙金:1962年生,情智教育創立者,現任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校長。本文首發《江蘇教育研究》。
上海燎原雙語學校報名、校園參觀及了解招生動態,請: ,或通過下方報名通道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