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常見的脊柱損傷
發布時間:2021-09-03 11:36:41 已幫助:87人 來源:重慶567Go健身教練培訓
認識和避免不同的損傷機制對享受無痛生活至關重要。
不過,在一些案例中,確實也存在遺傳因素決定一些特定人群容易患某種背部問題的情況。例如:北美因紐特人有更高的骨折發生率,他們天生就有比較薄的“椎弓骨”。
01椎間盤突出
這種損傷是由于兩錐體間的椎間盤向周圍突出,突出物壓迫神經造成的。
一般有兩種疼痛發作模式:
一種是慢性發作,與長期脊柱彎曲姿勢有關,比如久坐;另一種是急性發作,常伴有劇烈疼痛,多與脊柱前
彎動作有關,即負重。
椎間盤突出通常會隨著你的習慣動作改變形狀,屈髖而不是彎曲脊柱是關鍵。通過正確的動作、練習和姿
勢調整,椎間盤突出引發的疼痛將會減弱,通常會達到無痛。
02退行性椎間盤疾病
這是醫生經常給患者的一個模糊病名,是屬于患者自身存在問題才導致椎間盤裂解,是一個常見診斷,也經常是一個錯誤診斷。
真正的早期椎間盤退變出現在整個脊柱,不僅僅在某一個節段。
矛盾的是,在這樣的案例椎間盤由于丟失水分會使脊柱變得僵直,隨著時間流逝椎間盤源性疼痛反而消失了。
03脊柱滑脫
就是一個椎體相對于另一個椎體的滑動,通常是上面椎體相對下面椎體的滑動,椎體后面的椎弓發生骨折是導致滑脫的原因。
這種情況的疼痛特點是持續不間斷的,背伸動作可導致更多的局部激惹和劇烈疼痛。而椎弓骨折是由于脊柱反復地彎曲和旋轉并達到的活動極限。
預防機制比較簡單:避免反復地在全范圍活動脊柱,避免屈伸的幅度,尤其在負重下。
04坐骨神經痛
這是指起源于脊柱,但是只感覺到坐骨神經支配的臀部和腿部后面疼痛。
坐骨神經的分布沿著大腿后面向下直到小腿和足趾,向上一直到腰4-5和腰5-骶1的神經根。
年輕患者更多來源于椎間盤突出的擠壓,而老年患者更多是源于骨刺,治療坐骨神經痛的關鍵在于消除神經擠壓的機制。
05股神經疼痛
大腿前面的疼痛通常是股神經受到擠壓所致。
髖關節疼痛也會牽扯到大腿,但通常只是放射到大腿的中部偏內側。股神經疼痛患者與坐骨神經痛患者的治療過程一樣,區別很小。
所以,正確理解脊柱疼痛的機制是做好脊柱康復和保護的前提條件。
06椎管狹窄
椎管狹窄是指脊柱的神經通道-椎管發生狹窄。狹窄可由很多因素導致:突出的椎間盤、骨關節炎或肥厚的黃韌帶等。
椎管狹窄可導致前文提到的坐骨神經痛和放射性疼痛癥狀。
07肌肉疼痛
很多醫生會過早宣稱背部肌肉疼痛是“扭傷”或“撕裂”造成的,實際情況遠非如此。
經常開出肌肉松弛劑來應對這種疼痛,但也只是一個暫時性的修復。即使扭傷和撕裂確實發生過,但這基本上也不是肌肉疼痛的原因。
更可能是脊柱深層的組織產生問題,然后牽扯到肌肉組織使它們感覺疼痛。
制定基于肌肉的訓練方案要注意:一些方法可能會刺激牽張反射,可能暫時感覺良好,但長遠看可能會對脊柱深部產生更多傷害。
08小關節病變
脊柱活動是由小關節的活動來引導的,其敏感時,某些特定的動作可能導致疼痛。
疼痛通常緩慢發作,需要幾周時間來緩解,鑒別導致疼痛的動作并避免它,用髖關節活動來代替脊柱的活動,這些都有助于緩解癥狀。
09韌帶扭傷或撕裂
當關節被迫處于尷尬姿勢時,例如武術中的擒拿時身體的姿勢,韌帶會從椎體骨質上撕裂脫離。
韌帶本身也可在撞擊負荷下從中部撕裂,比如車禍導致的損傷。
受損的韌帶造成關節松弛和長期疼痛。通過控制動作,繃緊肌肉來避免脊柱彎曲,關節能夠自我調整,實現穩定,但時間有可能會超過一年之久。
10創傷
骨折和其它組織創傷應該在初診時由創傷專科醫生進行診斷。有時候損傷要比可見的影像學診斷(X光、CT、MRI)顯示的范圍更廣。
例如,動作軌跡就像計算機編碼一樣,是大腦中形成的習慣性動作模式,這些程序既儲存在大腦運動中樞平層上,也儲存在脊髓中。
有時,創傷會讓運動程處于“休克”狀態,導致動作模式的紊亂。
有時,運動感知會與疼痛感知混淆,可發展成為纖維性肌肉疼痛這樣的綜合癥。還是一樣需要從一些無痛的動作開始,慢慢的通過重塑動作記憶建立無痛的動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