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英語詞匯的積累,英語的讀寫能力要過關。
中國學生在經濟學和商學得A的概率大部分情況下都會比理化要低,這是因為的確這兩門學科,對語言的要求要比理化高。所以如果英語能力確實有問題的學生,不建議學習這門學科,并且IB經濟學考試以文章論述為主,英文寫作能力很重要。
2、平時積累非常重要。
多讀、多思考、多寫。有不少學生是都快考試了,才開始找老師輔導。如果大家平時確實也積累了不少,已經到了“量變”到“質變”的程度,學以致用,靈活運用就可。
3、經濟學與日常生活聯系很緊,多關注經濟方面的時事,新聞。
這是提升大家對經濟學的“感覺”的有效方法。由于在傳統的中國教育體系下沒有經濟學,所以往往很多學生對經濟學很陌生,缺乏很多常識。多看新聞和網絡上面的經濟相關的新聞、文章,對于這種“感覺”提升很有幫助,這樣學起來就會很有意思。
電視可以看CCTV2,再推薦個很好的網站“FT中文網”,里面很多文章有中英對照的。多看這些,即增加經濟學、商學、金融等相關的知識,拓寬知識面,也能練習英語閱讀能力,而且有中英對照,可以知道很多意思是如何用英文表達出來的。
4、IB經濟學是IB第三組學科中的一門,IB經濟學含國際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注重對知識點的串聯,要能夠用自己的思維把學過的知識點串起來,組成自己的觀點。
預習的習慣:預習時應對要學的內容,認真研讀,理解并應用預習提示、查閱工具書或有關資料進行學習,對有關問題加以認真思考,把不懂的問題做好標記,以便課上有重點地去聽、去學、去練。
課前準備的習慣:課前要自覺準備好學習用具:課本、寫字筆、學具盒、計算器,還要備有鉛筆、草稿本、作業本、練習冊,并且把這些常用的用具裝在一個專用文件夾里面,以便每次能迅速的拿出來。
另外,大家可以看一下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估計和大家現在看的書差不多,但重要的是思維和分析方法,比如經濟學方法的前提假設,比如供求分析,如成本收益分析,均衡分析等方法,日常的話可以多關注一些經濟類報紙,想《經濟觀察報》等,培養自己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方法,也可以看一些經濟學大家的經濟隨筆,我最早看的是張維迎先生的《產權、與信譽》,經濟學之所以成為“經濟學帝國主義”,其威力就在于思維方法了,業余愛好者的話大可不必去吧自己埋在數理模型里,思維方法最重要。
好了,以上就是凱學網小編對于IB經濟學課程的學習建議分享,當然出了要把握好正確的學習方法,一名優秀的IB經濟學輔導老師也同樣重要,趕快聯系凱學網線上老師,和專業的課程培訓老師一對一探討在學習中的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