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基礎知識:色彩運用的基本準則
發布時間:2021-05-17 13:27:12 已幫助:146人 來源:重慶巨明藝考
色彩對于繪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色彩運用直接影響繪畫的整體效果,因此掌握色彩的運用準則非常重要。下面來看看色彩畫的基本準則。
調色是水粉畫色彩能否表現豐富的關鍵。調色不當畫面會出現生、灰、臟、亂、火、假等現象。色彩成系列中,顏色相加,種類不宜多(易臟),忌量相同(易灰)和反復攪拌(色不新鮮),白與黑忌一下子加入較多(易臟)。如調出的色彩不明確或與鄰近筆觸差距太大的色,屬臟色,應洗凈筆頭,重新調。
調色的技巧:將顏料在調色盤上擺開,在該物體固有色周圍逐一添加其他顏色,形成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某一色彩系列,表現出豐富的色彩體系。
二、用水
畫水粉畫的關鍵之一是用水。適當地用水可以有效地塑造形體,表現色彩。畫水粉靜物一般情況下用水要盡量少,要惜水如金。水和色要協調,色多水多,色少水少。
用水的技巧:筆頭以顏色為主稍蘸水即可,用完一種顏色,筆頭要用水洗凈,用吸水布擠干筆頭,再上色,后蘸水,以免弄臟下一筆色,初學者養成此習慣很重要。
表現較輕、薄、透的物體時水要略多,水多色少易灰臟,畫時新鮮,水干后泛色、顏色變淺、變灰、無質感。水少色多易干、枯、澀,表現不出質感、光澤,不利于色彩銜接。主要物體和物體亮部宜畫厚,亮部、半明部,次要物體及背景宜畫薄。
三、上色
1、上色步驟
先畫背景,其次臺面及襯布,最后畫主要物體。
2、上色技巧
畫主要物體從亮部畫起,先畫固有色,調準固有色,注意同樣的物體近處應亮,遠處應略暗,形成色彩空間次序。如色彩不準或面積不當,可待完全干后,再覆蓋;畫主要物體顏色要純正,厚重,飽和,以“擺”的技法為主。穩準鋪排到位;筆觸要順應物體結構。
畫主要物體時,在固有色的基礎上加深顏色調色。銜接鋪排與固有色有區別又要有聯系。每一筆顏色要有區別,畫到此時應適當加深背景、襯布的層次,尤其是色較深的部位,有深色與淺色的對比,才能把握好淺色的程度與畫面的協調。
畫明暗交界線,略加固有色,使色變淺,再畫暗部可恰當表現暗部色及反光。色彩畫的基本準則
美術基礎知識:色彩畫的基本準則四、調整
調整的技巧:從整體著色、著大體色、逐步逐層整體推進深入,切忌一下子把某個物體畫完。待整體完成所有物體亮部、灰部、暗部之后,加深最暗的、點亮最亮的、減弱最跳的、提高較灰的達到整體協調的畫面效果。
首先調整主要物體的色彩,色彩分層及變化,調整物體造型、形體結構,外輪廓等;畫面明暗對比,色彩冷暖對比;畫出最亮部分的高光及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