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的時候經常要用到距離,但是寶媽們要注意,推拿里講的寸不像咱們了解的米、分米、厘米一樣。取穴用的寸的長度不是固定的,它叫“同身寸”。
1寸——大拇指較好關節的寬度;
1.5寸——食指、中指并攏后較好關節的寬度;
2寸——食指、中指、無名指并攏后較好關節的寬度;
3寸——除大拇指以外四指并攏后的寬度。
你給誰取穴,就用誰的身體做為標準。比如說天樞穴,是肚臍旁開2寸。孩子肚子小,就用孩子的指頭;成人肚子大,當然就應當用成人的指頭。
寶媽必知:尺側、橈側
小兒推拿的穴位,手穴非常多。很多寶媽經常會遇到兩個詞,橈側和尺側。比如說,順著食指橈側從指根向之間推是清大腸;順著小指尺側從指根向指尖推是清小腸。
寶媽們記住了,挨著大拇指一側叫橈側,挨著小拇指一側叫尺側。為什么要這樣叫,都是因為那兩根骨頭,不多說,一看圖橈骨與尺骨的圖你就全明白了。
說說我知道的小兒推拿手法,為孩子夏季護理保駕護航。不管哪種原因,小兒推拿、食療還是對寶寶的厭食有所改善的,寶媽們常給孩子用的推拿有揉腹部,掐四縫,捏脊。之所以我會選擇小兒推拿按摩是因為安全,沒有什么副作用,孩子不用吃太多湯藥。小兒推拿按摩是以中醫理論基礎為指導,根據孩子生理病理的特點,通過推拿按摩小孩子身體特定的穴位,調節陰陽,疏通經絡,防病治病,小到2個月,大至14歲的孩子都可以用這種方法調理身體。
想增強小兒抵抗力不如試試中醫按摩法。小兒推拿的好處。小兒推拿又稱小兒按摩,是以中醫辨證理論為基礎,通過推拿穴位、調節臟腑、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等方式來改善兒童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一種保健、治療方式。小兒推拿是完全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為中醫所特有的,西醫沒有。小兒推拿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以穴位代替草藥,穴位組方相當于湯藥組方,穴位推拿的輕重和次數相當于湯藥的劑量,穴位、劑量抓準了,就達到了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