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雅恩語言康復中心的老師來給家長們講講兒童家庭康復訓練。康復訓練是提高與發展孤獨癥兒童適應社會的能力,這是康復的精髓與核心。家長需要利用家庭與周邊的資源,給孩子創設語言溝通與交流的環境。
1、遵循發展規律兒童各方面的能力有一定的發展順序與規律,孤獨癥兒童也不例外。當孩子有一定的語言能力后就需要建立溝通行為,有了溝通的行為還需要理解自己與他人的情感,有了基本的情感才能發展一定的思維,從而一步一步達到社會性交流的目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下一個目標的基礎。
2、與生活結合孤獨癥兒童的抽象思維能力有缺陷,不懂得舉一反三,家長要盡量透過實物和真實的情景幫助他們理解與獲得有用的溝通技巧。教孩子語言要以生活用語為主,溝通的話題要與情景相配合。從孩子感興趣和關心的事物引入話題是的訓練方法。
3、與游戲結合各種溝通與交流技能都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學得,使兒童在自然、輕松、好玩的情景下逐步積累經驗,獲得感悟。
4、善于變通大多數孤獨癥兒童有固定的特征性行為表現,故在訓練時應盡量多些變化,隨時隨地給予刺激機會,避免由于一成不變的學習過程導致形成特定的思維、特定的生活方式及特定的溝通行為。教孩子學習某一個交流技能,需要設立多個行為方式,要讓孩子了解每一種方式均可以達到同一目標。
(二)方法指導
1、隨機回應許多無語言的孤獨癥兒童經常會發出有意義或無意義的聲音,雖然不構成語言,卻非常重要,家長卻往往會忽略。除了需要及時回應孩子說話、發聲外,還需要觀察其手勢和表情、眼神與動作,從中分析所含的意思。如果家長能對孩子發出的不同信號及時給予關注和回應,可大大提高孤獨癥兒童說話和溝通的能力。
2、簡潔直觀他人語言和行為是孤獨癥兒童獲得信息的重要來源,理解這些訊號需要觀察、分析與解讀,而這些技能的建立對孤獨癥兒童來說十分困難。家長要運用明確而簡單的語言、直觀的提示與孩子進行溝通;要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理解語意,提高其對語言表達的興趣;要借助于手勢或圖片幫助孩子理解問題……
3、把控聲調孤獨癥兒童普遍存在注意力渙散問題,如果語言缺乏抑揚頓挫的聲調很難吸引他們的注意。因此,家長需要善用言語的變化來幫助孩子溝通與學習:可以利用聲調變化突出詞語學習的重點,可以延長語音讓孩子補充詞語來提升聽覺注意力。
4、創設情景所有的語言與交流都是在生活環境中發生的。創設一些情境,引起孤獨癥患兒的好奇心,往往能誘導孩子發問,激發溝通與交流的意圖:可以將孩子正在擺弄的玩具忽然拿走以引發溝通,可以更改孩子堅守的一個生活插曲以引起他的反應使之介入溝通。
5、示范演練孤獨癥兒童對許多問題很難理解,可以嘗試以游戲的形式進行示范和表演,幫助孩子模仿與理解。盡管有些時候只是機械地模仿,但不斷的積累將會讓孩子獲得更多經驗。可以由父母將孩子遇到的溝通難題進行表演,直接將期望的行為和交流方式展現出來,并指導孩子參與表演。
6、豐富想象當孤獨癥兒童建立一定的語言溝通與交流能力后,豐富想象、擴充語言就顯得很重要。可以用擴展句子練習、句子接龍、角色扮演、故事演繹等等方式豐富表達內容。
7、把握規律孤獨癥兒童語言的溝通與交流訓練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家長要了解孩子的能力特征及其范圍,選擇適宜的內容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只有了解孩子們是否具備目光對視、模仿等語言發展的前技能,才能進行語言理解的訓練;理解能力得到加強之后,才能進行理解與表達的綜合能力訓練。如果沒有把握語言發展的規律,很難幫助孩子進行正常的溝通與交流。
8、融入社會孤獨癥兒童家庭康復訓練的目標不僅僅局限于某一項技能,而是要充分利用孩子生活的環境,將訓練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把握快樂訓練與快樂生活的基本原則,激發孩子的交往動機,培養他們的社會情感,構建他們社會化的行為方式。
社會交往是孤獨癥兒童難以逾越的障礙,需要社會、學校、社區了解他們,接納他們,共同幫助他們。孤獨癥兒童的家長必須勇敢地將孩子領出家庭,主動與外界溝通,在讓孩子得到更多交往社會的同時,也使家庭得到更便捷、更直接、更有效的幫助。
家長需要記住:幫助孤獨癥兒童突破溝通障礙,才是幫他們獲得各項能力的關鍵,也只有自身的改變,才能給孩子們帶來改變。把握了這幾個重要理念,家庭康復訓練就邁出了最堅實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