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份上市企業年報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
發布時間:2022-01-21 17:34:01 已幫助:66人 來源:成都界一咨詢
北京師范大學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監管部門加大對上市企業年報審計質量的監管,中介機構、執業注冊會計師也不斷強化審計力度,提升了上市企業年報審計質量。
數據顯示,上述44家企業中,被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意見的有28家,被出具“保留意見”的有14家,審計意見為“無法表示意見”的有2家。被出具非標意見上市企業中,19家為ST或*ST企業,占比43.2%,其中,10家為ST企業,9家為*ST企業。
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的原因,包括持續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存在未決訴訟、重大子企業失控、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等。如,ST尤夫的審計機構認為,截至2020年12月31日,該企業因資金短缺,有106769.06萬元借款本金未能按期償還,截至審計報告日,其中已有90999.86萬元進入訴訟執行階段,導致企業部分銀行賬戶、股權和資產被司法查封、凍結。上述事項表明存在可能導致該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重大不確定性;粵傳媒的審計機構提示,粵傳媒信息披露涉嫌違反證券法律規定,證監會對企業進行立案調查,擬對企業作出行政處罰;該企業已依法向證監會申請陳述、申辯及聽證,截至報告日,證監會尚未作出最終處罰決定。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審計機構出具“非標”審計意見,說明上市企業至少在某一方面存在問題。新證券法壓實了中介機構的法律義務,審計機構無論在責任還是在風險審計維度都非常重視。
記者注意到,近期,中注協多次約談會計師事務所提示了8類年報審計風險,包括境外業務占比較高的、面臨退市風險的、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業績異常波動的、頻繁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上市企業年報審計風險。此外,還提示交通運輸行業、文化教育行業、零售行業上市企業年報審計風險。
中注協相關負責人指出,當前主營業務業績不佳、盈利能力差等上市企業可能觸及財務類強制退市指標,保殼壓力較大,審計風險較高。注冊會計師應充分識別上市企業對外擔保、合同糾紛、未決訴訟等重大或有事項,設計并實施有針對性的審計程序;充分關注相關會計處理的適當性,預計負債等計提的合理性,以及或有事項披露的完整性。
宋向清認為,今年監管部門加大了企業年報的監管和審計力度,這要求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必須恪盡職責,從嚴審計,把好年報審計關,切實提高資本市場財務信息質量,這有助于維護股票市場秩序,保護投資人利益,提高上市企業的公眾信賴度。
上一篇:認定偷稅是否要考慮主觀故意
下一篇:在職研究生怎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