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初升高戶籍、學籍問題全攻略!
發布時間:2021-07-19 10:57:44 已幫助:58人 來源:成都丹秋名-師堂
成都市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統一招生考試實行劃區域管理,全市22個區(市)縣,共設16個招生區域。
成都天府新區(指納入中心城區招生范圍的區域,下同)、成都高新區(不含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該新城單獨制定暫行政策,下同)、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共同組成1個招生區域(以下簡稱“5+2”區域)。其余15個區(市)縣各作為一個招生區域。
以下是針對“5+2”區域而言
①本地生(統招生):戶籍和學籍都在5+2區域。
②回城生:戶籍在5+2區域,但學籍不在。
③調招生:學籍在5+2區域,但戶籍不在。
④外地生:戶籍和學籍都不在5+2區域。
注:5+2區域是指:成都天府新區(指納入中心城區招生范圍的區域)、成都高新區(不含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該新城單獨制定暫行政策)、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
本地生
戶籍和學籍都在5+2區域的孩子,是“純粹”的本地生。這類學生升學到主城區的高中有4種途徑:
①中考:報名參加統一考試,根據中考成績來填報高中學校統招志愿,按分數段和志愿順序進行錄取。
②私立學校直升:針對初中在私立學校就讀的學生,通過學校的直升考試,可直升到本校的高中部。
注:直升的同學需完成中考報名,但無需參加中考考試。(理論上不能毀約)
③市內指標到校:在初中學校整體不錯(年級前30)的同學可以爭取指標到校名額,提前拿到重點高中的入場券。指標到校的評選標準主要是學生初一到初三平時半期期末的成績,其中又以一、二診為側重。
注:市級指標到校生需要參加中考且中考成績需要達到重點線方可錄取(無毀約可能性)。
④區內指標到校(區內直升):指通過一、二診考試成績,直升到學籍所在區的區屬重點高中學校。
注:區內直升的同學只需完成中考報名,無需參加中考(無毀約可能性,但公立學校的小升初擇校生不能享受指標到校)
點評:本地生,可以說是教育資源傾斜的直接受益者,升學到主城區優質高中的幾率更大,選擇更多。
回城生
戶籍在5+2區域,但學籍在外地的孩子,若不打算回主城區高中就讀,則無需任何改變,直接按學籍所在地政策操作即可。若打算回戶籍所在地的高中就讀,則有以下三種途徑:
①辦理回城生手續:在中考報名(一般都在來年3月份)之前,到學籍所在學校開具學校證明、會考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然后帶上戶口簿到成都市教育局辦理中考報名手續。回城生參加成都中考,和本地生一樣參加統招,填志愿錄取同本地生相同。
②不辦理回城生手續,參加外地生考試:若沒有辦理回城生手續,則可以在5月初報名參加成都高中的自主招生考試(即外地生考試),通過自主招生考試的成績錄取到對應學校。
注:具有外地考試資格的公辦學校有限,比如一般都是四七九等少數重高有資格,考試科目為數學、物理、英語三科,試卷難度很高。
③參加私立高中的自主招生考試:像嘉祥、成外、實外這類私立高中,中考結束會舉行對外的招生考試。
點評:這類同學,建議利用好戶籍優勢,辦理回城生手續,通過統招志愿進入高中學校的幾率,畢竟自主招生考試的難度很大而且競爭尤為激烈。
調招生
戶籍不在5+2,但學籍在5+2的孩子。這類學生就讀高中有以下渠道:
①辦理戶口所在地的回城手續,回到戶口所在地參加中考。
②參加成都中考,作為調招生:通過調招志愿進入到高中學校,各個學校的調招名額都比較少,競爭又大。
注:調招錄取分數線往往比統招分數線高。
③參加私立高中的自主招生考試:私立學校的自主招生考試沒有戶籍限制。
點評:成都中考填報志愿時,本地生除了統招志愿,還可以填報調招志愿,這進一步加大了調招錄取的難度。小編建議:能夠將孩子的戶口轉到主城區是的選擇,這樣就可以享受統招生的錄取政策,同本地生一樣。
外地生
戶籍和學籍都不在5+2區域的孩子,是“純粹”的外地生。這類學生要進入成都主城區的高中,相對來說渠道較少且難度很大。有以下渠道:
①參加自主招生考試:參加479、成外、實外等學校的自主招生考試,通過考試則可以進入對應學校。
②報名479分校的郊縣生班:如果是郊縣戶口和學籍,可以填報479分校的郊縣生志愿,通過中考成績進行錄取。
③市級指標到校:2018年中考開始,政策新變化:市級統分指標擴大到新6區,即新都區、溫江區、雙流區、郫都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假如你既有新都戶籍,也有新都學籍,是有機會憑指標到校進入四七九等高中。
點評:自招考試、郊縣生班、指標到校,這三種渠道的競爭都十分慘烈,只有少部分極其優秀的外地生可以如愿。可以說,這類外地生考入主城區的高中難度非常大。
需強調一點的是:上面的本地生、外地生等說法是面向5+2區域的高中而言。
比如小明是雙流戶口和學籍的學生,他若要報考5+2區域的高中,則他屬于上述的外地生;但要報考雙流的高中,他就屬于雙流的本地生(統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