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計碩士考研以考研試題為主,跟隨命題人思路。
這個階段,大家應以試題為主,除非你的授課老師給你提供了模擬題。對歷年考題不斷練習,提煉的是命題人的思路,把握的是2016考試的規律。而模擬題,則是出模擬題的人的思路,如果二者不一致呢?(當然,沒有哪一定說自己的模擬題與命題人的思路不一致的。)
有的同學說試卷少。但真的少嗎?不是的,那要看你怎么用了。邏輯試題數量1500題,但你要知道,每道題可能有5個選項啊!你研究了沒有呢?
二、會計碩士考研復習應簡單入手,逐步升級。
學習知識與技巧,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由簡單到復雜,符合學習的基本規律,這樣學起來既輕松,效果又好。這個就不多展開了。
三、會計碩士簡單題細細研究,復雜題時常練練。
簡單題容易被忽視,甚至被蔑視。而我的建議,恰恰是這些簡單的題,應該被大家在基礎階段重要起來。理由有二:一是它簡單,干擾少,所以你可以理清思路;二是它簡單,甚至簡單到只有一個知識點,這樣非常有利于對知識的復習與理解。
而復雜題,一般來說涉及的知識點要多,甚至還會夾雜其它的諸如閱讀上的陷井,這樣的題接近考試,應該將其視為學習效果的檢測。因此,對于復雜題,我建議大家在基礎階段可以適當的做一做,就當做對階段學習的整體檢驗即可。
四、會計碩士考研輔導書在于精,而不在于多。
教材有一兩本即可,但一定要反復看,吃透了才是好的。試卷類書要有一本,市面上的大同小異,區別不大。模擬題類的書籍,選擇一兩本即可,不用多了。當然了,選擇題目類的書籍時,一定要翻翻后面的解析,你能看懂,看著舒服的,才是最適合你的。
五、學知識是為了做題,做題是為了掌握知識。
會計碩士考研學習的一開始,就要將知識與考題結合起來,要不斷的嘗試著用所學知識來解題。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更快的掌握知識,二是能夠不斷的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以防學了知識不用,還是老思維。
同時,還要明確一點:基礎階段的做題,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知識與技巧,而非應試。做題時,要細致、規范,爭取把題目蘊含的知識點都復習一遍,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必須的知識。大家可以這樣想:同樣的知識點,做7道題。那么按著上面的方法你對知識就復習了7遍。如此,我不相信你還記不住它。當然了,千萬不要湊數量,15分鐘做了類似的7道,那其實就等于2道題了。
六、會計碩士考研復習心態宜緊,不宜松。
之所以把“心態”放在位,是因為縱觀這些年來的教學經驗,知道很多的同學在這個階段容易在心理上出現問題。而過度的放松,則在行為上表現為不規律。晃來晃去,時間就沒了,到6月的時候,才發現該學的知識沒學,已經與其他同學拉開的相當的距離,徒增煩惱。
因此,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情,甚至重于學習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到底。可以自問一下:我到底想不想考上目標院校?我有多想考上目標院校?
七、會計碩士考研復習效果在于手,而不在于眼。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習的時候,拿起筆,寫一寫,記知識從手指進入大腦。寫得速度要遠遠慢于看的速度,也正是這樣,你的思維才有時間去消化它,并盡可能地記住它。
八、會計碩士考研復習節奏在于連續,而不在于突進。
由于春季學校還有課程,所以大家的備考時間相對較少,而且由于其它事情的干擾,可能有時一天,甚至連續幾天都不能有效復習。其實這樣的節奏是不好的,學習切忌一曝十寒。
因此,我建議大家在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夠做的細致一些,可以按著知識模塊來安排學習的進度,力爭做到即時只有5分鐘,也能復習一些模塊內容,也能有效推進復習進度。
以上就是關于“會計碩士考研八大備考方法”的內容介紹,希望對大家學習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會計碩士考研培訓的相關資訊歡迎來咨詢。